台灣命運風水師協會

  交流園地
 

文章內容列表

發表日期_時間 文章標題 發表人 回應
2021/11/23
★論人命對於運命的重要性★
秘書處
原文內容
★論人命對於運命的重要性★

從開始盛行於民國六十三年(1974年)的《黃俊雄布袋戲·雲州大儒俠史豔文》演出時的口頭禪:【人有縱天之志,無運不能自通,馬有千里之行,無人不能自往,時也、命也、運也,非我之不能也。】與【鵪雞翅大飛不如鳥,蜈蚣百足行不如蛇,時也、命也、運也,非我之所能也。】以及《呂文穆公傳·破窯賦》的內文:【天不得時,三光失曜;地不得時,草木不生;人不得時,運道不通;人若不依根基,誰不欲富貴也。吾昔日被困破窯,日則求於僧膳,夜則宿於破窯,思衣不能遮其體,思食不能充其飢,上人憎,下人厭,人道吾賤,非賤也,此乃時也、命也、運也;今日官居極品,位列三台,屈膝於一人之下,立身於萬人之上,思衣有羅絹千箱,思食有珍饈百味,上人趨,下人羨,人道我貴,非貴也,亦乃時也、命也、運也,非吾之能也。】不難發現其中都有相同的「宿命論」、「認命論」的觀點。

甚至從近代跨越兩個世紀的《楊絳·走到人生邊上·命與天命》所說的:【神明的大自然,對每個人都平等;不論貧富尊卑、上智下愚,都有靈魂,都有個性,都有人性;但是每個人的出身、遭遇和天賦的資質才能,卻遠不平等。有富貴的、有貧賤的,有天才、有低能,有美人、有醜八怪。憑什麼呢?人各有「命」,「命」是全不講理的。孔子曾慨嘆:“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雍也第六》)是命,就犟不過,所以只好認命。“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堯曰二十》)曾國藩頂講實際,據說他不信天,信命。許多人辛勤一世,總是不得意,老來嘆口氣說:“服服命吧。‘’】同樣也可以發現相同的「宿命論」、「認命論」的觀點。

深入了解《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知天命的「知」和《論語·堯曰》【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不知命的「知」,就會發現孔子是抱持著對於知曉人命出生時候老天業已註定天命的一種智慧,即使是《論語·顏淵》【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生死有命的「命」也是和孔子的「不知命」、「知天命」一樣,都是相同的「知命論」、「造命論」的觀點。

俗云:【人各有命,強求不得。】以及【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這種「命定後不可變的認命宿命論」雖然具有自我安慰、自我催眠、自我療傷的功能,事實上,根本就只是一種消極逃避只會找尋藉口理由的認命宿命觀;如果可以從孔子所說的「知命」、「知天命」的立場深入了解,一定會發現「人定勝天,或許太過狂妄。」但是「事在人為,凡事都有可能。」最起碼也可以做到「盡人事,聽天命。」這種積極勇敢面對並且盡力追求美好人生的知命造命觀。

切記:【人生時,命已被老天註定;人生後,命可以自我改造。】只要善用人類的智慧,善用自然的一切,善用「算命」時所使用的「命運方程式」,以及善用「對症下藥」的方法作對「改運」的過程,如此,人出生時已被老天註定的先天命運就會扭轉乾坤,趨吉避凶,成為人出生後可被自己轉變的後天運命!


回上一頁

ATMDF協會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未經授權同意,請勿將內容及圖片複製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