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命運風水師協會
交流園地
文章內容列表
發表日期_時間
文章標題
發表人
回應
2020/11/15
★神秘傳說雲集《風水池》頹圮?【國防部】耗資472萬元重新整建!★
秘書處
原 文
原文內容
★神秘傳說雲集《風水池》頹圮?【國防部】耗資472萬元重新整建!★
(記者洪哲政/台北即時報導2020年11月15日 週日 下午2:54)
【國防部大直博愛營區】陳展部分軍備的景觀區,二戰期間曾是「日軍第六號戰俘營」,原址設有紀念碑,國防部在此地開挖《景觀水池》,傳水道可通基隆河,民間傳有風水避邪考量。軍方近期耗資472萬元,決標整建水池設施,國防部說,將重新檢視排水功能,整建周邊腐蝕木棧台等設施,保護官兵行動安全。
【國防部大直博愛營區】前的景觀區,開挖前就有許多神秘傳說,工人當年整地時,在景觀池旁挖出一塊仿若烏龜趴臥的奇石,工人不敢移動,替靈龜圍上紅布,上工前定時膜拜,奉為龜神,但軍方不信這套,認為穿鑿附會。【國防部】新建工程完工後,石塊不知所蹤。
而二次大戰期間,日軍為拘禁戰俘,在西元1942年在大直現址設立「第六號戰俘營」,1945年撤離。『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經過多年考究各方資料及蒐整二次大戰期間尚存戰俘口訊後,確認【國防部】「博愛分案」周遭即為當時台北地區戰俘營的其中之一,十年前向【國防部】申請設立紀念碑,紀念大直戰俘營存在的史實。
當時【國防部】為求審慎,曾轉請『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及『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協助查明,經考證後確認有「大直戰俘營」,基於對歷史的責任感,【國防部】因此同意協會在營區內設立紀念碑,原址紀念碑就設景觀池旁,戰俘營紀念碑銘文為:「謹此追念二次大戰期間,被日軍囚役於大直六號戰俘營的所有戰俘們,此地鄰近戰俘營舊址,我們永遠記得他們。」當年獻碑儀式中,請來英軍退役風笛手,以哀淒動人風笛聲追悼在此地犧牲的美英同袍。
在此種種歷史、傳說雲集的標地裡,加上【國防部】主體建築神似香爐,軍方在建築前開挖大型景觀水池,民間認為明鏡效應有辟邪考量。但【國防部】說,大直要塞區過去為基隆河段,挖設水池純為滯洪防災之用,鄰近的【海軍司令部】也挖設有水池,都作為滯洪之用。
而在國軍今年發生多起戰機、戰車意外事件,折損上將等多名官兵後,【國防部】日前以472萬元決標,針對大直博愛營區內的《景觀池》進行設施改善工程。
但【國防部】強調,【國防部博愛營區】《景觀池》主要以滯洪排水為主,開挖迄今10年,包括進水、排水系統均需重新檢視,以發揮災防功能,並兼具滯洪排水以及水池生態維護。此案並包括滯洪池周邊環境的整理,尤其置重點於腐蝕木棧台的更換、解決地坪高低落差,以及進出動線的規劃執行,以保護官兵行動安全。
回上一頁
ATMDF協會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未經授權同意,請勿將內容及圖片複製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