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內容 |
■教改20年,一塌糊塗,已是血的教訓!■
(中時電子報∼中國時報;湯雅雯╱台北報導2014年7月3日 上午6:01)
「台灣教育問題」昨天(2014年7月2日)在「中研院院士會議」引發熱烈討論,『中研院院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講座教授張懋中』指出,〈現今台灣學生遇到問題,不肯自我嘗試、挑戰,而是打電話問學長姊後,直接告訴他「學長說這做不出來」,缺乏追尋知識和真理的動力,只想早點拿到學位。〉
『張懋中』說,〈他從最近收的台灣學生發現,台灣教育病的最深地方,不是教育資源不足,而是「資源越好,教育可能越空洞」,過去台灣窮,留學生出國念書都是背水一戰、無路可退,反觀現在環境好了、資源多了,學生卻缺乏意志力,要他們做研究,卻先打電話問業界學長,跟他說這違反物理定律。〉
他也發現過去台灣留學生在國外表現不俗,但現在即使是國內一流學校畢業生,在國外表現也只有中上。他認為台灣社會家長急功近利害了學生,造成「贏不起也輸不起」,不敢接受失敗。
還有院士說,〈台大學生有些現在到史丹福落荒而逃,台灣教改20年搞得一塌糊塗,已是「血的教訓」,台灣教育如何走到這一步,值得台灣社會好好反思。〉
『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說,〈台灣國中老師都有碩士學位,北一女今年還出一名博士化學老師,但可惜的是,這些碩博士學位都不是為了當老師而培養的。他舉自己媳婦為例,她是國外化學系高材生,因想當老師,研究所念教育碩士,只為對教學有幫助。〉
『李遠哲』指出,〈師資培育、課綱問題,很多學者、老師不知道提供多少次意見給教育部,但教育部都沒有落實,所以他才會說,「不要太相信教育部」,每次都講教改,但若學生聽不懂,硬要他坐在那裡,也是一種暴力。〉
「院士會議」昨(2014年7月2日)也邀『行政院長江宜樺』與『院士』互動,針對「中研院政策建議書」做出回應。『江宜樺』說〈過去高等教育偏重5年500億,在他接任後將強調「技職教育的再造」,恢復台灣過去良好技職傳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