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命運風水師協會
交流園地
文章內容列表
發表日期_時間
文章標題
發表人
回應
2012/05/30
◆<當年>若「課稅」!「今天」就沒有<鴻海>!?◆
秘書處
原 文
原文內容
◆<當年>若「課稅」!「今天」就沒有<鴻海>!?◆
(聯合新聞網;2012/05/21上午03:09記者林茂仁╱台北報導)
<「如果當年課徵證所稅」,就「沒有今天的鴻海帝國」>。『福邦證券董事長黃顯華』說,<民國80 年時他負責「輔導鴻海上市」,當時「鴻海營收」只有17億元,「證期局」還一度質疑「鴻海規模」不夠大,如今「鴻海」已經成長到3兆元,都是拜「台灣活絡的資本市場」所賜>。
『黃顯華』強調,<「鴻海最大的貢獻」就是「創造稅收」及「提高就業率」,當年都是「中小企業」,但靠著「資本市場」取得「低廉的資金」,用來「快速擴充產能」,加上「台灣最可貴的企業家精神」來「打拚」,創造「台灣經濟奇蹟」>。
『黃顯華』分析,<「政府」一旦課徵「證所稅」,將「拉大貧富差距」,「證所稅」將使「證券市場交易量大減」,馬上就有『1萬多名券商員工』可能會「失業」,『沒有失業的券商員工收入』也會「大幅減少」;「企業籌資」將「陷入困境」,「影響其企業競爭力」;「外資在台股賺不到錢,乾脆全部出清股票後匯出」。這些「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會一項一項慢慢地出現>。
『商總理事長張平沼』認為,<「台灣企業」可以「從資本市場取得最快速的資金」來「擴充生產設備及企業版圖」,例如「鴻海股票上市後,不過20年就變成全球最大代工廠」,若「證券市場沒有流通性」,會「變成一灘死水」,「企業也沒辦法到證券市場募資」>。
『張平沼』說,<「官方估計課徵證所稅」只「影響2萬人」,「這2萬人」卻是「影響市場流動性的關鍵」,若「沒有成交量」,既「課不到證所稅」,「證交稅也會變少」,變成賠了夫人又折兵,「不能只求表面上的公平」,希望「政府能好好思考這個政策對不對」>。他估計,<「照此政策可能收到證所稅100億元」,但「證交稅會減少500億元至600億元」>。
回上一頁
ATMDF協會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未經授權同意,請勿將內容及圖片複製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