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內容 |
◆<剝開族譜尋寶趣>!「全台姓氏」<大蒐祕>!◆
■<陳姓、林姓>人「最多」!「真、假」都是<姓>!
(聯合新聞網;更新日期:2010/12/13 09:25 記者高詩琴/台北報導)
「甲、乙、丙、丁、真、假、是、非」,都是「姓」氏。「台北市文化局」昨天(2010/12/12)在「萬華剝皮寮歷史街區」舉辦<「剝開族譜尋寶趣」特展活動>,展示<47個罕見姓氏>,<全台姓「壹」與姓「丙」>的<都只有1人>。
此外,姓「多」的人,果然比姓「少」的人多一些,<全台姓「多」>的有55位,姓「少」的只有5位。
「現場」也展示「全台及台北市前10大姓氏」。「全台第1大姓」是「陳」,占全台總人口的11.13%,第2是「林」,占全台人口的8.3%,第3是「黃」,占6.03%。<陳、林、黃、張、李、王、吳、劉、蔡、楊>是「全台10大姓」,共占<全台人口52.76%>。
「台北市10大姓氏」與「全台灣10大姓氏」<相同>,但「排名」<略有不同>,「北市前2大姓」也是「陳」姓和「林」姓,但第3名是「張」姓,而非黃姓。至於<北市與全台灣10大姓排名不同>,『文獻會執行秘書翁誌聰』表示,<會有這樣的差別,是因為「清朝移民墾拓、國民政府遷台時來台族群分支遷移路線不同」,比如姓「翁」,主要分布在「台南」>。
另外,『科幻小說家倪匡』筆下的「主角姓氏」經常與「顏色」有關,看來也不是沒有道理,「紅黃藍紫黑白」的確都是「姓」氏,「紫」姓較少,全台僅11人,其次為「黑」姓,全台111人,「白」姓在「台灣」則有32,717人。
「文獻會」表示,<根據「內政部」資料,只要「全台姓氏人口」少於20人,就是「稀有姓氏」>。
「文獻會」表示,<歷代文獻可考的姓氏,起源於「商周時期」,這次「文獻會」也挑出「22個姓氏的郡望相關圖」,讓『民眾』了解「該姓氏的先祖發祥地」。例如,「全台灣最大姓陳的郡望」來自於「河南省汝南縣」,「第2大姓林」來自於「福建省南安市」,「馬」來自「河北的鉅鹿郡」,「郝」來自「山西省太原市」,「謝」來自「河南陳留鎮」,「蘇」來自「廣東省五邑」。
■<東、西、南、北、甲、乙、丙、丁>都是<姓氏>!
(中央社記者陳虹瑾台北12日電;更新日期:2010/12/12 21:47)
您知道「東、西、南北、甲、乙、丙、丁」都是<人的姓氏>嗎?「台北市政府」今天(2010/12/12)起辦「剝開族譜」活動,到明(2011)年01月16日止,『民眾』可以到「萬華剝皮寮歷史街區」一窺<有趣的姓氏歷史>。
「台北市文化局」及「台北市文獻委員會」主辦「剝開族譜尋寶趣:99年創意族譜優勝作品暨傳統族譜」特展活動,匯集記載「家族史的傳統族譜」,以及「具有時代意義的創意族譜」,展出「趣味橫生的姓氏源流」,即日起於「萬華剝皮寮歷史街區」登場,民眾可前往探索自己的姓氏、發現堂號、一窺族譜奧秘。
展區有<全台及台北市>的「10大姓氏」、「罕見及趣味姓氏」展出及徵答,包括「方位、季節、天干地支」,<全都「有人」姓>,例如「東、西、南、北、春、夏、秋、冬、甲、乙、丙、丁」。
根據「文化局」提供的「奇特姓氏」資料,全台姓「東」者有891人、「南」452人、「西」48人、「北」6人;「春」37人,「夏」有16,756人,「秋」195人、「冬」78人。
姓「甲」者25人、「乙」29人,姓「丙」的只有1人;「真、假、是、非」也是姓,姓「真」的有6人、「假」6人、「是」27人、「非」2人。也有姓「厚」者,有3人、「薄」277人,姓「酸」2人、「苦」2人,還有姓「公」者139人,姓「母」的84人。筆畫最少的姓氏「一」,有10人,有1人姓「壹」,還有8人是複姓「第五」。
此外,「菜市仔名」也有統計。「5年級」<男生和女生>,<最常見的名字>是「志明 (5,007人)」與「淑芬 (15,142人)」;「6年級」<最常見名字>,「男」是「志偉」5315人,「女」的「淑芬」再奪冠,有11,479人。
「7年級」<男生和女生最常見的名字>則是「家豪(5,193人)」與「雅婷 (12,605人)」;「8年級」的<男女最常見的名字>也同樣是「家豪 (4,239人)」與「雅婷 (6,488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