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命運風水師協會

  交流園地
 

文章內容列表

發表日期_時間 文章標題 發表人 回應
2010/01/14
★海地強震!★
許耀天整理提供
原文內容
★海地強震!★

■海地強震!聯合國證實16名工作人員喪生!
(法新社紐約聯合國總部13日電;更新日期:2010/01/14 09:35 譯者:中央社李致嫻)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Ban Ki-moon)』今天(2010/01/14)晚間表示,『聯合國代表團』在「海地首都的總部」遭到強震摧毀之後,證實共有16名『聯合國工作人員』喪生。

他對『記者』說:「證實共有16名聯合國工作人員喪生。」

他說,喪生者為3名『約旦警員』、1名『阿根廷人』、另一人1人「來自查德」,其他11人是『巴西維和人員』。

『聯合國區域支援部(UN Department of FieldSupport)部長馬可娜(Susana Malcorra)』今天(2010/01/14)稍早表示,有14名『聯合國人員』喪生、56人受傷。她又說,『聯合國人員』失蹤總數約為150人。

■海地強震!大使徐勉生轉多國治療!
(民視新聞網;更新日期:2010/01/14 21:01)

「海地」發生<7.0大地震>,『外交部』14日表示,目前確定有一名『台灣海外工程人員張永忠的女兒』不幸罹難,而「台灣駐海地的2層樓大使館」倒塌,『大使徐勉生』與『公使齊王德』胸背骨折,早晨已經由專機送往「多明尼加」接受治療。

躺在加護型救護車裡,雙眼緊閉,右眼明顯淤清,臉上還有已經乾掉的血漬,『駐海地大使徐勉生』看起來傷勢並不輕,『醫護人員』小心翼翼固定他的頭頸和手臂,同樣被送上救護車的還有『公使齊王德』。

『駐海地大使徐勉生』<東海歷史系畢業>,<淡大歐研所碩士>,是「目前少數非科班出身的駐外大使」,曾擔任「外交部人事處副處長、駐歐盟副代表」,2008年05月出任駐海地大使「」,地震發生,『徐勉生』一度失聯,『外交部』上下擔心得要命,好不容易連絡上了,才知道他被埋了6個小時,雖然受傷,還好沒有生命危險。

儘管外館人員暫時平安,但還是有不幸消息傳回。

包括駐外人員和技術團在內,總計目前在「海地」還有30多位台灣人,『外交部』也將派出3架專機,陸續將受困的『台灣民眾』暫時接送到「友邦多明尼加」進行安置。

■海地百年強震!死亡恐逾10萬人!
(民視新聞網;更新日期:2010/01/14 22:01)

「台灣」在「中美洲」的友邦「海地」,當地時間12日下午發生200多年來最強地震,規模高達7.0,災情最慘重的首都「太子港」屍橫遍佈,慘不忍睹。由於對外通訊中斷,實際傷亡情況還無法正確估計,但死亡人數可能直逼10萬人。

強震來襲第2天,受創最深的海地首都「太子港」,倖存民眾或開車或徒步,想盡辦法將受傷親友送往醫院治療,焦急的心情全寫在臉上。

但就在一片混亂當中,市區街頭也瀰漫著死亡氣息,路邊的罹難者屍體多到來不及處理,只能草草蓋上白布條。成排倒塌的建築物,更不知道活埋了多少人,就連堂堂一國之尊,也成了災民,海地總統府在天搖地動中瞬間變形倒塌。

儘管『總統蒲雷華與夫人』幸運逃過一劫,但包括「國會」在內的政府機關無一倖免,『參議院主席』還困在瓦礫堆下,「聯合國駐海地代表團總部大樓」,同樣被震垮,包括團長在內,有100多人生死未卜,而「太子港天主教大教堂」的廢墟當中,『總主教』則是確定罹難。

這場地震的預估死亡人數從10萬到50萬人都有,但誰也無法確定,目前,「海地」路面交通中斷,通訊與水電供應幾乎癱瘓,政府的救災能力也完全不足。

原本就已經是西半球最貧窮的國家,此刻更亟需外界救助,唯一的好消息是,國際機場運作正常,因此外國救難隊和物資將能在第一時間趕到。

不過「國際紅十字會」預估,「海地」約有300萬人亟需人道救援,災民處境,就像這個赤身露體、呆坐街頭的小男孩,孤單而無助。(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海地強震!政府再捐30萬美元援助!
(中央社記者施馨堯台北14日電;更新日期:2010/01/14 21:57)

「海地」發生強震。外交部今天指出,政府已在第一時間捐贈20萬美元,另追加30萬美元協助海地救災。政府醫療小組與「台灣國際醫衛行動團隊」(IHA)也已完成整備,待命出發。

『外交部』晚上發布新聞稿表示,「消防署特種搜救隊」預計14日抵達「海地」鄰國「多明尼加」後,轉赴「海地」進行救援。

『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吳敦義』與『外交部長楊進添』均致電慰問『海地政府及人民』;『楊進添』也在14日接見『海地駐台代辦公使舒錄德(Hon.Mario Chouloute)』,代表政府與人民表達關切與慰問。

『外交部』說,政府除已在第一時間捐贈20萬美元外,另追加30萬美元協助「海地」救災,未來將再視當地災情,酌調援助額度與方式。

『外交部』說,『駐海地大使徐勉生』與『公使齊王德』獲救後,已經由「駐多明尼加大使館」協助,搭乘專機送至「多明尼加首都的醫院」接受治療。

此外,「政府醫療小組」與「台灣國際醫衛行動團隊」已完成整備,待命出發前往「海地」協助當地災民,並提供緊急公衛醫療協助。『外交部』同時與相關民間組織聯繫,統籌結合民間醫療、救援物資及人力資源,視「海地」需要及當地情況,並配合國際救援行動,提供必要協助。

■各國搶救海地!IMF捐1億美元!
(民視新聞網;更新日期:2010/01/14 22:01)

「海地」要如何從地震的破壞中重新站起來,目前只能靠「國際社會」伸出援手,「世界銀行」已經計劃捐出1億美元賑災,各國也在第一時間,派出救援隊趕往「海地」搶救,另外1975年在「海地」渡蜜月的『前美國總統柯林頓』,也積極為海地四處募款。

「總統府」倒了,官邸也垮了,狼狽不堪、又得忙著救災的海地總統蒲雷華,連自己都成了無家可歸的災民,『蒲雷華』表示,海地現在最缺的醫生、藥品和醫療物資。因為地震後已經過了24小時,「太子港」的路邊還是躺滿了傷患,現在只能等待外援。

數十個國家,在「海地」災變發生的第一時間,派出了救難隊,並編列救助款賑災,尤其出生在「太子港」的『加拿大總督莊美楷』,談起家鄉的災情更是忍不住落淚。

第一批來自全球各地的醫療物資、食物飲水,還有救難犬,已經透過專機送扺「太子港」,「美洲國家」集結了人力、物力和財力協助救災,「亞洲各國」也不落人後,「澳洲」宣佈捐出1000萬美元,「南韓」也計劃捐出相當於100萬美元的人道救援物資,而「日本」也慷慨解囊捐出500萬美元。

繼「聯合國」宣佈捐贈1000萬美元後,「世界銀行」也計畫撥款1億美元協助「海地」災後重建,1975年新婚時,到「海地」渡蜜月的『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和『現任國務卿希拉蕊』,也相當關心「海地」的災情,畢竟對他們來說這是充滿回憶的地方,為了賑災,『希拉蕊』取消了亞洲行,返回華府待命,去年05月,被『任命為聯合國海地特使的柯林頓』,也呼籲各界捐款為「海地人」買食物、買水、醫療物資,搭建臨時住家,大家齊心協力,一起救海地。(民視新聞翁如玫綜合報導)

■海地總理:地震喪生人數可能遠超過10萬人!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13日專電;更新日期:2010/01/14 05:49)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今天(2010/01/14)引述『海地總理貝爾利弗(Jean-MaxBellerive)』的話說,昨天(2010/01/13)大地震喪生人數,<可能遠遠超過10萬人>。

『海地駐紐約總領事奧古斯丁(Felix Augustin)』也告訴「媒體」,超過10萬人可能在這次地震中死亡。

『無疆界醫師組織(Doctors Without Borders)』說,他們在「海地」約有800名『醫生』,許多醫生現在下落不明。該組織在「海地」有3所「醫療中心」,全部都在地震中震垮,無法運作。

許多在海地有親友的『美國民眾』,因電話、網路不通,聯絡不上親友,心急如焚。『歐巴馬總統』呼籲要尋找親友的人,打「國務院免費電話888-407-4747」,請求查詢。

在現場採訪的『CNN記者古柏(Anderson Cooper)』說,唯一可以與「海地震災」相比的,只有「卡崔娜(Katrina)風災」。他說,從他抵達「太子港(Port-au-Prince)」的30分鐘內,他在街上就看到了20至25具屍體。

在「海地」約有4萬至4萬5000名『美國人』,「美國大使館」至13日美東時間下午01時(台灣時間14日凌晨02時)為止,只聯絡上約40人,有10幾人受傷,無人死亡。

報導說,「聯合國駐海地維和部隊」至少有15人在這次地震中喪生。「聯合國駐海地代表機構」有100多位職員地震後失聯。

此外,因「國家監獄」倒塌,許多囚犯趁機逃跑。軍警因忙於救災,無法追捕。

「美國國務院」說,「海地」的最大機場仍可讓飛機起降。

「各國民間搜救隊」可望從今天(2010/01/14)下午起陸續抵達海地。目前己知「美國」派有3支,「中國」和「台灣」各派1支「搜救隊」。

■海地強震/〈快訊〉海地地震!一台女壓瓦礫中罹難!
(TVBS;更新日期:2010/01/14 10:13)

「海地」發生大地震,據『赴海地太子港勘災的台灣駐多明尼加大使館館員』回報,『台灣駐海地海外工程公司人員張永忠的女兒』,因被壓在瓦礫堆中,不幸罹難。

『台駐多明尼參事』:「現在的交通,因為沒有航空公司起飛、降落,所以不太方便,這幾天因為震災關係,道路狀況不是很好,然後治安情形也在惡化,我現在並沒得到任何訊息,說要遷移到多尼明加的說法,到目前還沒有。」

另外,受傷的『駐海地大使徐勉生與公使齊王德』,13日則是搭專機,赴「多明尼加」治療。

■海地強震!國際SOS組織接獲大量撤離要求!
(中廣新聞網;更新日期:2010/01/14 21:35)

「海地」遭受強震侵襲,首都「太子港」重創,包括台灣在內的各國派駐在當地的機構及人員,都受到嚴重波及,「國際SOS組織」今天(2010/01/14)發佈訊息指出,目前已經收到超過150通以上的緊急求援電話,估計有50個個案要求撤離,「國際SOS組織」已經成立「危機處理小組」,並派遣了一支「由國際SOS與風險控管安全專家組成的安全小組」,以及「國際SOS醫療團隊小組」,第一時間出發前往「海地」,協助救援工作。

『國際SOS台灣區總經理陳楷植』表示:「強震發生後的14個小時內,全球國際SOS救援中心湧進大量的電話尋求協助, 包括有許多非政府組織或人道慈善團體的員工,以及跨國企業在海地出差及外派人員,都表達希望能夠盡速撤離當地災區。」?

根據「國際SOS救援中心」統計,目前已接獲150多通電話要求緊急援助,並且有50個案件要求撤離。目前正透過「前進小組」及「旅行追蹤定位系統」。確認災區內所屬會員的位置,並提供後續的服務。此外,「國際SOS」也於第一時間發佈旅遊安全警訊,預估強震之後,可能伴隨發生的衛生及安全問題,也已經發出醫療警訊。

■海地200年強震!太空俯瞰宛如大爆炸!
(中廣新聞網;更新日期:2010/01/13 12:35)

「海地」(台北時間)今天(2010/01/13)凌晨發生「規模7.0強震」,這是<當地200年來最嚴重的地震>。首都「太子港」主要建築,包括「總統府、政府大樓、大飯店及無數商店」,全都坍塌,當時從空中透過「衛星」俯瞰,「海地」首都上空被建築倒塌揚起的厚重灰塵籠罩,宛如發生大爆炸一般。

『當地民眾』說,發生第一起主震時,大樓建築搖晃了將近40秒。一名在當地的美國慈善機構工作人員表示,災區斷電,數以千計的民眾被埋在瓦礫堆中,還有劫後餘生的災民坐在大馬路上,眼看家園全毀,不知所措。

■海地發生7.0強震!可能有毀滅性災情!
(中廣新聞網;更新日期:2010/01/13 10:35)

我國邦交國「海地」台北時間今天(2010/01/13)凌晨發生強烈地震,包括「總統府」在內的許多建築都被震垮,許多民眾被埋在瓦礫堆中,街頭一片混亂驚恐,全國大規模斷電,基礎建設幾乎全毀,對外聯絡也大部中斷。包括美國在內許多國家都已經表示可以前往協助救災或提供援助物資,我國救難組織也表示人員隨時可以出發救援。

「美國地質研究所」報告,這起地震規模7.0,發生在當地時間星期二下午近5點時,震央在陸地上,距離首都「太子港」只有15公里處,震源深度只有10公里,這起淺層地震對海地造成的災難可能是毀滅性的。

在「海地」強烈主震一個小時後,又接連發生兩起「規模5.9及5.5餘震」。一名正在當地訪問的『美國官員』說,他看到許多房屋被震垮,有記者目擊在首都太子港郊區高級社區山坡上,一座醫院被震垮,這個地區住了很多外交官及當地富有階級。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社交網站FACEBOOK、TWITTER」上取得「海地」一些災情照片,其中可見許多建築全毀,大片瓦礫堆中埋有很多傷亡者。

前美國總統「柯林頓」是「聯合國海地特使」,他表示,「聯合國」已經啟動因應,正密切觀察災情,他並且承諾會提供海地救援及重建的必要協助。

■海地強震/海地強震7.0!樓垮牆倒!美媒:恐數千傷亡!
(TVBS;更新日期:2010/01/13 11:37)

海地當地時間12日下午04時56分,在首都「太子港」西南方約15公里外,發生「芮氏規模7.0強震」,地震波及多米尼加等加勒比島國,之後又接連發生芮氏規模超過4的13次餘震,包括「總統府」在內等大樓,都因為地震而有部分倒塌,目前死傷人數不明,不過海地人口稠密,災情恐怕難以估計,「美國CNN有線電視新聞網」甚至預估,死傷可能上看數千人,國際間已經紛紛響應伸出援手。

放眼望去,「海地」街頭有如被炸彈轟炸過一樣慘烈,小朋友在街頭抱著同伴痛哭,媽媽抱著小孩,只穿著內衣就逃出來,當地時間下午04時56分,發生了「芮氏規模7.0的強震」,這可是海地200年來最強烈的一次地震。

道路中斷,救難人員趕不過去,當地民眾只能徒手挖掘,試圖將人從瓦礫堆中挖出來。目擊民眾:「我可以看到一名女性,只看到她的頭部,她身體其他地方都被牆壁壓住,她已經沒有生命跡象,因為之前,她的血不停地從眼睛、鼻子、耳朵流出來。」

強震的威力,連總統府也嚴重受損,其中一間醫院被震垮,路旁的建築物更是東倒西歪,芮氏規模7.0的大地震之後沒多久,又發生了13次的餘震,最大的2個餘震,規模分別是5.9、5.5。

根據「美國地質研究中心」偵測,震央距離首都「太子港」西南方約15公里外,深度達10公里,屬於淺層地震,地震發生後,加勒比海地區一度發出海嘯警報,在監視1個多小時後,確定海浪高度只增加12公分,最後解除警報。

目前電力,電路系統中斷,所幸「衛星網路」還能上線,民眾利用「Skype、臉書」,將「海地」的最新災情告訴全世界,各國紛紛及時反應,「美」國從「洛杉磯」派出「救援小組」,「法國」也準備救災物資要來幫助「海地」。

回上一頁

ATMDF協會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未經授權同意,請勿將內容及圖片複製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