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內容 |
◆<家中神龕>,有<恐怖神明燈>?!◆
●<恐怖神明燈>,20%<有漏電危機>!
(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8日電;更新日期:2009/10/08 16:09)
『消基會』與『經濟部標檢局』今天共同公布,經抽檢市售的神明燈,20%有漏電危機,應避免長期使用,以防電線短路引發火災。
<民間常見點亮神明燈祭祠祖先的習俗>,但據『消防署』統計,民國97年度全國2886次火災案件中,起火地點為神桌件數達101件,常見原因是神明燈電源線老化或接線鬆動,因此『消基會』與『標檢局』合作抽檢,結果值得重視。
『消基會消費者雜誌發行人游開雄』下午召開「記者會」指出,雖然神明燈在民國96年已列為強制性檢驗項目,但這次抽檢 6個品牌的神明燈,共計10件樣品中,發現有30%未有商品標驗標識,以及規格、型號等「標示檢查」不合格。
另有20%屬「構造檢查」不合格,主要是使用單層絕緣電線,不符合燈具電源線須雙層絕緣規定,消費者使用時可能會因為絕緣破壞,有漏電風險。
『游開雄』呼籲,由於神明燈屢傳引發火災,應避免長期使用,否則就要定期更換整座神明燈座,且要連同電線、插頭一起更換,否則在經年累月使用下,電線的絕緣外皮會劣化、散熱性變差,就有可能導致電線短路而引起火災。
『消基會』公布 3件「標示檢查不合格的神明燈」,包括在<台北市松興佛具店>及<鼎盧堂商行>販售,但這 2件未標示製造商;第 3件由<台北市佛山軒佛具店>販售,則是由「大興企業」製造。
2件「構造檢查不合格者」同樣由<松興佛具店>及<鼎盧堂商行>販售。
『標檢局副局長莊素琴』說明,許多民眾家中都是24小時點亮神明燈,因此需要特別注意;在民國96年實施強制檢驗前,神明燈是百分之百檢驗不合格,現在不合格率雖大幅降低,但還是呼籲民眾使用時要多加注意。
『標檢局』表示,<鼎盧堂>及<佛山軒>的產品是民國95年製造,屬於強制檢驗前的產品,但標示檢查不合格,將要求廠商回收,至於2件「構造檢查」不合格產品,也將要求廠商及經銷商限期回收。
●<家中神龕火災>頻傳,3成<神明桌燈不合格>!
(卡優新聞網;更新日期:2009/10/08 17:56 江佩君)
「台灣有許多人家中」有「祭祀祖先、神明」的<習俗>,「神明桌燈」常不分晝夜長期點亮,但也常因電源線老化、線路壓迫等問題釀成火災,其中起火地點發生在神龕的事件更是屢有所聞。『經濟部標檢局』與『消基會』針對「市售神明燈」進行<檢測>,發現「市面上有3成神明桌燈」<標示不合格>、另有「2成構造」<檢查不合格>,「皆使用單層絕緣電線,易產生觸電危險」。
根據『消防署』<消防統計年報>顯示,去(97)年度「火災次數2,886件」,因為<電氣設備發生火災的有1,016件,占35.2%>,而其中<起火地點為神龕的件數為101件,占3.4%>。『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已於96年03月01日起將「神明桌燈」列入<強制性檢驗>,消費者在選購上,最好選擇96年03月01日以後製造生產,且貼有「商品檢驗標識」的神明燈。
這次檢驗結果發現,市面上有3成的神明燈標示檢查不合格,另外有2成為構造檢查不合格,主要是因為使用的電源線皆為單層絕緣電線,不符合燈具電源線必須是雙層絕緣的規定。
『消基會委員莊啟忠』指出,單層絕緣電線和易斷、電線容易裸露,『消費者』在使用時,可能會因為絕緣破壞,而有觸電的危險,『消費者』應選購電線表面有凹痕的雙層絶緣電線較安全。另外,根據『標檢局』規定,電線截面積需為0.75毫米以上。
因神明燈引起的火災頻傳,『消基會』呼籲,應避免神明燈長期使用,否則就要捨得定期更換神明燈座,連同電線、插頭都要一起更換。因為經年累月長期使用下,電線的絕緣外皮會劣化,散熱會變差,就有可能導致電線短路而引起火災。另外,電燈燈泡的底座多半有塑膠包覆,也可能因老化而破裂變形,在燈泡高溫下引燃。
『莊啟忠』更指出,神明燈長期使用下,電線劣化程度來得快,最好5年就更換整組燈座、電線與插頭。香燭所產生的煙灰,也容易產生積污導電的問題,最好保持清潔。延長線不要插滿插頭,或最好選擇有保險機制的延長線,當電流量不穩或過高時,可發揮自動斷電功能。大部分家庭使用的神明燈多數為白熾燈,建議民眾選擇LED燈使用,由於它的溫度低,不會因為過熱影響使用年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