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內容 |
★幸福城市排行,<北市>最宜居★
<聯合新聞網;更新日期:2008/09/24 16:10 記者黃朗倩/台北報導>
「天下雜誌」今年的「幸福城市大調查」,首度以「永續幸福城市」為主軸,研究分析<全台23個縣市>的【經濟力、環境力、施政力、教育力、社福力】等05大面向、共計54項指標進行評比,『2008年最宜居住縣市第01名為台北市』。前10名最宜居住縣市中僅【台南市、高雄市】等「兩個民進黨執政縣市」入榜。
這項調查的民意調查部份,進行時間為2008年07月18日至08月14日,總成功樣本數10225位。【調查方法】是<以每個縣市為獨立母體進行隨機抽樣電話調查,成功樣本數依縣市人口數,從385至435個。當信心水準在95%時,每個縣市的抽樣誤差為正負5.0至4.7個百分點>。為符合同時性以進行縣市間比較,各縣市調查在同一時間進行調查。
■民進黨執政,02縣市入榜
今(2008)年幸福指數最高的最宜居縣市依序為【台北市、新竹市、台南市、台中市、澎湖縣、桃園縣、高雄市、苗栗縣、花蓮縣及嘉義市】。全國前10名的宜居縣市,呈現藍多綠少的態勢,「民進黨籍的縣市長」有【台南市長許添財】與【高雄市長陳菊】在領先族群中。
綜觀縣市歷年排名,【最佳進步獎是台北縣】,一口氣進步08名,從去年後段班的第21名,大幅躍進到第13名。而高雄市更在明(2009)年07月舉辦世界運動會的驅動下,大幅進步06名。而墊底的縣市,除了『連續03年敬陪末座的基隆市與雲林縣以外』,<台灣第03大縣的台中縣在03年內從第12名下滑到第20名>。
■經濟力,新竹市拔頭籌
至於各縣市的【經濟力】排名,依序為【新竹市、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與高雄市】。新竹市以每戶家庭儲蓄34萬3000元拔得頭籌,並且有38.4%的新竹市民認為未來03年容易找到工作。
「交叉分析」後,今(2008)年經濟力大幅成長的明星分別是【宜蘭縣、苗栗縣與澎湖縣】,分析其原因,澎湖縣因為全力發展觀光產業,經濟力從去年的第19名進步到第09名。宜蘭縣長呂國華引進1163億元的開發資金,預估將創造1萬6000個工作機會,同時向低碳低汙染的「太陽能光電產業」進行招商,讓宜蘭縣的人口外流現象到了去年10月終於止跌回升。
【苗栗縣長劉政鴻】重新幫苗栗定位為新竹到台中科技帶的樞紐,致力改善縣內的交通與水電建設,開設【勞工大學與就業博覽會】;讓劉政鴻被縣民認為是台灣最努力增加工作機會的縣市長。
■環境力,高雄市大躍進
在【環境力】的評鑑排名,最值得注意是高雄市一舉從去年第12名,挺進到第03名,近五成高雄市民認為高市生活品質變得更好。<過去高雄市被評為空氣品質最糟糕城市之一>,在【舉辦世運的壓力】與【高捷通車】後,配合市府推動的「綠色星期四」免費公車,03個月下來,搭乘大眾交通運輸的比例,從4.3%速攀升到9.6%,成長一倍。
|